視環會
當前位置:化工機械設備網>新聞首頁>行業動態

聚力做強工程機械產業!首屆技術創新大會成功舉辦

2023-10-21 13:39:20徐工集團XCMG閱讀量:210 我要評論


導讀:一馬當先,方能引得萬馬奔騰?!耙惶柈a業”,“一”從何來?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在徐州舉行,道明了其中深意——多少發展,皆由“闖”中來;多少榮耀,都在“新”中求。

  10月18日,由徐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開幕。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楊華勇,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佩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吳春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徐州市領導王先正、張克、龔維芳,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等出席活動。
 
  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致辭
 
  “工程機械是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徐州最具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最為靚麗的產業名片。近年來,我們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凝心聚力打造工程機械‘一號產業’,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構建了‘產業高原’和‘產業高峰’互促并進的發展格局。”在大會現場,徐州市委書記宋樂偉介紹了徐州工程機械的發展強勢勁頭,并精準擘畫未來發展重點。
 
 
  一馬當先,方能引得萬馬奔騰。“一號產業”,“一”從何來?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在徐州舉行,道明了其中深意——多少發展,皆由“闖”中來;多少榮耀,都在“新”中求。
 
  以創新平臺引發“集群效應”,讓智改數轉賦能傳統產業升級。
 
  敢為天下先,敢做弄潮兒。
 
徐工最新動力電池PACK產線
 
  如何突出技術優勢,持續提升創新能力?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成為行業技術創新發展的新名片。通過搭建政府、行業組織、高校、科研院所、主機企業及零部件配套企業的對話交流平臺,集聚行業創新資源和人才優勢,擴大創新合作領域和對外開放,構建創新發展生態和文化氛圍,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全面開啟政產學研、創新協同的新起點,打造高效協同、創新開放的新模式。
 
  ——產業科研平臺體系完善
 
  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級,去年實施徐工挖機、徐工港機、集萃道路等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6項、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14項。行業內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65個。
 
  ——高端尖端產品升級迭代
 
  研制首臺(套)重大裝備100余項,成功突破全球最大的40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世界第一的26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全球最大噸位旋挖鉆機、亞洲最大的700噸級“神州第一挖”、亞洲最高的百米級高空消防車、中國最大的35噸裝載機等一批代表全球先進水平的“國之重器”。行業內累計擁有省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部件59個。
 
  ——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為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以徐工為代表的徐州市工程機械行業“智改數轉”(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也正有序實施,已成功創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4個,省級以上智能工廠10家、智能車間35個;徐工漢云連接設備超145萬臺,榮登全國雙跨互聯網平臺第二位,無人電動裝載機、清掃車、救援平臺等智能化產品引領行業風潮。
 
  如今,國內正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機械行業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行業,在新基建大潮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一道“必選題”而非“選擇題”。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
 
  加快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東北,“全球第一吊”徐工XCA2600完成首秀,僅用21分鐘便完成了高126m、重127t的風機吊裝;
 
  在陜西神延煤礦,徐工無人礦卡攻克環境感知、導航定位等多項難題技術,成為國家智慧礦山標桿項目建設的典范;
 
  在馬鞍山,全球超大塔機徐工XGT15000-600S參與完成長江大橋主塔吊裝……
 
  目前,徐州工程機械產業規模超過2100億元,占全國市場超五分之一。2022年全省工程機械整機加配套產業規模約4,000億元,徐工連續三年進入全球前三強……近年來,江蘇省在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成果涌現、創新技術夯實等方面不斷加力,成果頗豐。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池宇致辭
 
  進入新發展時期,搶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遇,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池宇表示,通過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支撐,支持產業結構加快升級、推動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等方面,聚焦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目標,全力提升江蘇工程機械產業影響力、競爭力和帶動力。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
 
  徐工按照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標準,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打造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業創新中心“匯智創新中心ACMIC”,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吸引更多“高精尖缺”人才,著力培養行業高端領軍人才隊伍,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
 
  不斷突破自我,攀登下一個技術制高點,創新基因早已融入徐工集團的發展血脈。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正是徐州發展工程機械集群的培育思路。一家家企業組成的集群編隊,千億級“產業航母”蓄勢啟航。
 
  ——主機方面
 
  高端工程機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級,去年實施徐工挖機、徐工港機、集萃道路等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6項、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14項。行業內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65個。
 
  ——配套方面
 
  集群集聚了12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業,積極推動“原材料—零部件—主機—后市場”全產業鏈緊密協作。徐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首批入圍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入圍江蘇省首批重點培育4個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在當前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多重壓力,工程機械行業處于下行周期的形勢下,加強主配協同、開展供需對接尤為重要、十分必要。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致辭
 
  在大會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深刻分析了中國工程機械面臨的壓力,但隨著政策效力的發揮和市場環境的穩步好轉,長期看依然向好。
 
  讓主機企業能夠發揮領航企業、“鏈長”企業的引領作用,配套企業能夠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主機和配套企業強化協同發展,協力打造“同盟軍”、構筑“共同體”。
 
  “產業高原”和“產業高峰”互促并進
 
  首屆大會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于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
 
  創新不易,事在人為。突破封鎖壓制、拓展發展空間,技術創新才是立于不敗的制勝關鍵。
 
  這場備受行業矚目的大會以“工程機械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題,共同研討工程機械行業技術創新新趨勢、新思路,全方位護航工程機械未來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致辭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在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上表示,希望能通過創新大會,強化技術創新牽引,加強探討和研究,突出大會對工程機械行業技術創新方向引領、能力建設、成果應用的推動作用,切實支撐行業技術進步,推動形成共抓科技創新、共享創新成果的生動局面。
 
  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致辭
 
  “本次大會更加深刻把握新型工業化的基本規律,更加深刻理解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要義。”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從行業面臨的現狀及省市發展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層面深刻闡述了大會的意義。
 
  同時,他表示,徐工集團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聚焦實施“1+6+N”的研發體系變革、聚焦實施全球創新體系布局、聚焦實施全產業鏈價值創新、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創新等四個方面攻堅發力,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助力構建“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新發展格局。
 
  在本屆大會上,“工程機械市場指數”工作方案正式啟動。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徐工集團等單位,完成工程機械市場指數的方案設計。通過分析典型的、代表性的工程機械產品關鍵指標的變化情況,基建、房建、能源、化工、物流等施工領域設備使用情況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反映。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瑩解讀“工程機械市場指數”工作方案
 
  “基于工程機械市場指數的重要價值,打造綜合系統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機械市場指數正當其時。”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瑩在解讀“工程機械市場指數”工作方案時表示,目前,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徐工等會員企業,完成工程機械市場指數的方案設計,初步選定7大類12種工程機械產品的平均時長、開工率等指標,開展首次工程機械市場指數分析。
 
  與此同時,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徐工集團、江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在業內率先發布行業首部知識產權藍皮書——《工程機械知識產權藍皮書(2023)》,從知識產權角度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參考和趨勢指引,全面護航行業發展。
 
  徐工機械總工程師、副總裁,徐工研究總院黨委書記單增海解讀《工程機械知識產權藍皮書(2023)》
 
  徐工機械總工程師、副總裁,徐工研究總院黨委書記單增海介紹,知識產權是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前提,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和戰略要素。此次《工程機械知識產權藍皮書(2023)》的發布,填補了行業空白,將全面護航行業發展創新。
 
  本次大會不僅是賦能中國工程機械未來發展的一場生動實踐,更是一場行業科技與創新的饕餮盛宴。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佩華帶來精彩主旨報告,巔峰智慧激情碰撞。
 
  沈昌祥院士作《打造工業控制安全可信主動免疫新生態》主旨報告
 
  楊華勇院士作《中國制造業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2023)》工程機械領域工作進展報告
 
  顧佩華作《智能時代雙碳目標下裝備可適應設計》主旨報告
 
  此外,大會還設有工程機械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分會、工程機械智能化與綠色化分會、工程機械知識產權與標準分會等三大分會同時開講,專項報告20余場,領域專家聯袂登臺,縱向深入、激情思辨,助力行業競逐“數智”時代和馳騁“綠色賽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全部評論

昵稱 驗證碼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新聞
推薦產品
videos中国老妈,国产午夜福利伦理300,秒播影视,美国百姓色超级大导航